发布日期:2025-07-24 23:27 点击次数:112
2020年6月,外军公然违反与我军达成的协议,越过边界挑起事端,蓄意引发了加勒万谷河冲突。那时,团长祁发宝本着和平解决问题的原则,带领仅仅几名官兵前去与外军进行对话。
然而,面对的是外军精心策划的暴力袭击。尽管对方兵力远超我方,祁发宝与战友们并未畏惧,反而凭借有利的地形展开了殊死搏斗。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,祁发宝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幸受伤,而营长陈红军、战士肖思远、陈祥榕和王卓然则英勇牺牲。
当时,负责记录战斗过程的肖思远,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毫不犹豫地冲入了战斗。他原本已经成功脱离了敌人的包围,但当他看到战友们身陷险境时,毫不犹豫地再次冲了回去,奋力营救。
展开剩余85%生死一刻,肖思远拼命用身体挡住敌人的石块和棍棒,保护战友。在最后的战斗中,他壮烈牺牲,年仅24岁。这个来自和平年代、从小怀揣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战士,以生命履行了他的承诺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与保卫战友,他毫不退缩。
肖思远于1996年出生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作为家中的长子长孙,肖思远从出生起便受到家人无尽的疼爱,同时也承载着家族的厚望。他的名字,源自《诗经·载驰》中的“视而不藏,我思不远”,是家族中三位读书伯父共同为他起的名字。
肖思远从小就非常懂事、孝顺,家中遇到困难时,他总是尽心尽力帮忙。刚出生不久,肖思远的姑姑突然被查出白血病,家里为姑姑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,甚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。姑姑最终不幸去世,家人不仅要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,还要继续为债务奔波。
由于家里经济拮据,肖思远没有玩具,甚至一年到头没有新衣服。但奶奶心疼他,经常跑到村里的小卖部赊一些鸡蛋和方便面给他解馋。幸运的是,肖思远的父亲和祖父都非常勤劳,除了种地,还承接土石方工作,家里的经济条件才渐渐好转。然而,好景不长,肖思远的爷爷因高血压突发中风,生活无法自理,家庭再度陷入困境。
尽管生活贫困,肖思远从小便懂事且早熟,经常抢着帮家人做家务,跟着父母种地、打药、浇水、除草,样样不落。除了孝顺,肖思远的学业也非常出色,本应有更广阔的选择,但从小,他就立下了一个当兵的梦想。
肖思远最初将这个梦想藏在心底,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时,12岁的肖思远看着电视上那些奔赴灾区的解救军人,内心的崇敬与向往无以言表。于是,他向父亲坦露了自己的心愿:“爸,我也想当兵。”父亲支持他的决定,但老师的建议却让肖思远推迟了自己的入伍计划。
初中毕业后,肖思远考入了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,临近毕业时,他找到班主任朱永刚,表示自己仍然有参军的梦想。朱老师耐心地开导他,建议他先读大学,等学有所成再参加军队。肖思远认真思考后,决定采纳老师的建议,进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继续学业。
大学期间,肖思远在军训中表现优异,荣获“军训优秀学生”称号。身为农村孩子,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,也深刻理解生活的艰辛。为了支付学费,他不仅努力学习,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。
每年暑假,他都会在亲戚的建材店做配送工作,甚至顶着烈日骑三轮车送货。职专毕业后,他还做了一个暑假的保安工作,通过两个月的辛勤工作赚了3600元,刚好够了大学学费。大学里,他除了学业,一直坚持打工,帮助家里减轻负担。
在婚庆公司兼职期间,肖思远不仅负责搭建舞台,还学习了摄影摄像技能。正是这段经历,为他入伍后的摄影任务打下了基础。
2016年,20岁的肖思远大学毕业,亲朋好友都认为他会安稳工作,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心中的军人梦依然没有放弃。2016年9月9日,肖思远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参军报到。当时,他穿上迷彩服,佩戴着大红花,和父母一起拍了合影。第二天,随着大巴车的离去,肖思远与父母告别,泪眼相望。
到了部队后,肖思远写信给父母,信中承诺:“两年后,您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我,我会努力为家争光。”肖思远参军的地方是恶劣的喀喇昆仑山脉,这里寒冷漫长的冬季持续十个月,每年风雪交加,环境极其艰苦。然而,肖思远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。每次与家人通话时,他总是充满笑容,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成长。
刚参军时,肖思远经历了严重的高原反应,母亲十分担心,总是询问他:“缺氧的问题严重吗?”肖思远总是安慰母亲:“没事!放心吧!”自从参军以来,肖思远变得更加成熟稳重,每个月,他会将大部分工资寄回家,给父亲和弟弟买手机,给母亲买衣服和化妆品,还省吃俭用为父亲攒下了八万元钱,给父亲买了辆车。
2019年,肖思远为母亲送上了一份惊喜,他特意定了玫瑰花,花中藏有“520”字样。当母亲得知这是“我爱你”的意思时,感动得泪如泉涌。肖思远的关爱无微不至,每一次回家,他都穿上军装,和家人一起合影,尤其是对奶奶,他更是孝顺,经常偷偷塞钱给奶奶,叮嘱她买东西时不要心疼钱。
在部队服役满两年后,肖思远并未选择退役,而是继续坚守岗位。2020年春节,他第二次回家探亲,恰逢疫情爆发,他仍不忘为村里防疫尽力,连续六天从清晨到黑夜参与志愿工作。
2020年4月,肖思远因疫情原因在家待了三个月,直到4月1日接到归队通知。当父母送他去郑州机场时,谁也没想到,这一次竟成了永别。回到部队后,肖思远仍与家人保持联系,每月都会通过电话传达关心与爱意,最后一次通过微信转账1万元给父亲,并提前给母亲发了母亲节红包。
然而,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,肖思远似乎消失了。母亲每周都会给他留言,提醒他要注意身体,但始终没有收到回复。直到6月21日,肖思远的父母接到了一个电话,说儿子发生了意外,请他们赶紧前往新疆。虽然心中充满了担忧,但他们怎能料到,等到时,肖思远已经永远离开了他们。
当他们到达时,看到儿子的遗体,母亲的内心仿佛崩塌。肖母强忍悲痛告诉自己:“我的儿子是为了国家牺牲的,我应该为他感到骄傲。”在处理儿子的遗物时,父亲发现肖思远的两张银行卡里仅剩224元,这让他意识到,儿子每月的工资几乎全部寄回家,自己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。
最终,肖思远被追授一等功臣,并安葬在家乡烈士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